楠溪书院

关注官方微信

希望为“半村烟火”多亮一盏灯,为“半村丹青”多上一抹色--访箬溪国际艺术村驻村艺术家张如元先生
作者:xiaoyu   添加时间:2022-12-08 11:28   浏览:130次

 

  “以前村子里到处是猪圈、牛圈,垃圾遍地,车都开不进来。这两年环境好了,村民的卫生习惯、思想观念都有了很大转变,不容易……”在11月22日举行的箬溪国际艺术村张如元工作室落成仪式暨瓯澜社书画篆刻作品展上,谈及上日川村近年来的变化,76岁的张如元心情复杂,几度红了眼眶。

 

  从“脏乱差”到“洁净美”,再到远近闻名的网红“艺术村”,张如元是上日川村乡村振兴的见证者,也是这一场美丽“蝶变”的策划者、参与者。

 

  缘起:艺术扮靓乡野

 

  张如元是浙江温州人,1961年考入温州工艺美术学校国画班,师从陈成九、戴学正、方介堪等名师学习古典文学、书法篆刻和山水画,现为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浙江省甲骨文学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客座教授、西泠印社社员。

 

  鹤盛镇上日川村,原先只是楠溪江畔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2016年,上日川村村民、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后周建朋回到家乡,改造自家老屋并将其命名为“茂林幽趣”,后成为该村“箬溪精舍”品牌的第一家民宿。同年,张如元受邀第一次来到上日川村。一行人踏歌田园、体验农耕,张如元趁着酒兴赋诗一首:“曾到箬溪博士家,溪山深处静无哗。一杯村酿人半醉,还乘夕晖去种瓜”。“正是张老师的一首诗和一张照片鼓励我为家乡发展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周建朋说。

 

  2018年,上日川村正式启动“箬溪国际艺术村”建设,全域推进环境整治,旨在“以艺术植入乡村,助力乡村振兴”。他们曾经走过的田间小路上修缮了木栈道,旁边建起了图书馆,农田则“摇身一变”成为“艺术家菜园”,张如元为其命名“陶谢赏心处”,并率先在园子里圈了一块地,唤作“此中有真味”。此后,周建朋、张如元经常带着艺术家朋友、学生团队来游山玩水、写生创作,“陶谢赏心处”现有著名艺术理论家邵大箴的“苦瓜园”、艺术理论家柯文辉的“醉碧园”、艺术理论家刘曦林的“香草园”、原中国国家画院院长龙瑞的“萝卜园”等60多个菜园。这一处处趣味盎然的别致景观,如星星点点萤火点缀乡野林间,画纸上的美丽乡村图景已逐渐成型。

 

#半村烟火 #周建朋 的更多精彩活动就在如何艺术It'sART

汇聚知名艺术家、策展人、艺术机构及政府机构,共同打造专业艺术评选,帮扶青年艺术家创业就业,提升艺术影响力、促进交易、保护艺术版权。

进入活动【如何艺术It'sART】

 

  落笔:艺术浸润心灵

 

  “老师教导我们,书画艺术不能浮于技术层面,而是要注重艺文兼修。”瓯澜社成员、龙湾区书法家协会秘书长项飞云说。2009年,包括项飞云在内、一群仰慕张如元学问的青年自发聚在一起,每周二晚上跟着张如元研习国学、题词作画,后将戏称的“张老师国学班”正式定名为“瓯澜社”。2014年以来,瓯澜社先后去往嘉兴海宁、杭州余杭、台州椒江等地开办书画展,与各地专家、爱好者座谈交流,一起进步。

 

  在工作室三楼,设有张如元先生的书房和休息室,他把自己几十年不变的阅读习惯也带到了这个小山村。“从我认识他起,张老师的眼睛就没离开过书本。”据瓯澜社成员元子介绍,从温州师范学院的办公室到退休时的温州博物馆办公室,再到家附近的工作室,张如元每天早上八、九点到书房,晚上五点回家,坚持读书校注。他的学习工具也紧跟时代变化,闲暇时还喜欢玩玩微信公众号, 关注专业知识和时政热点,看到讲得比自己透彻的高手、有趣的消息,都会分享在瓯澜社微信群。张如元的学习习惯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在他看来,艺术植入乡村也是如此。

 

  “‘艺术点亮乡村’,关键就是要植入文化、融入生活,让农民能够接受艺术、热爱艺术。”一年前,在周建朋的力邀下,张如元工作室启动建设。此次工作室落成仪式上,为期三个月的瓯澜社书画篆刻作品展同时开幕,展出了张如元及瓯澜社14名社员创作的60余幅书画、篆刻作品,其中不少绘画题材取自楠溪江山水。“画的都是我们永嘉山水,看着亲切,感觉特别自豪。”作品展对外开放,村民路过时总忍不住进来转转,耳濡目染多了,有时还能给远道而来的客人介绍几句。今年夏天,张如元还在芙蓉古村瓯瓷馆、宋瓷馆开设个人人文画小品展,展出小幅的金文、大篆书法、扇面画、篆刻等作品,用“小清新,大气象”的书画呼应乡村民俗展,借此传达隐匿在大幅作品中的细微情感。

 

  “张先生的形象就是一位仙风道骨的老夫子,白花花的胡子,拄一个拐杖,他从村里走过的时候,孩子们都爱来跟他合影。”周建朋说,艺术家工作室成立后,村里的老人、孩子闲暇之余,都可以过来欣赏艺术,和艺术家们交流,潜移默化实现乡村美育教育。

 

  展望:艺术振兴乡村

 

  “艺术植入乡村”,最终目的是“助力乡村振兴”。近年来,当地先后举办了“当巴黎遇上温州”“当伦敦遇上温州”系列艺术交流活动,打造箬溪画廊、书法馆、美术馆、艺术品交流中心等艺术展览、交易场所,成为山水诗、画研学基地和写生基地。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艺术家慕名而来,带动了当地的餐饮、住宿业发展和农产品销售,也吸引了张如元、周钦尧等一批艺术家驻村和胡巧娅、周建蒙等乡贤参与。

 

  经众人集思广益,现如今,上日川村计划以箬溪为界,统筹打造“半村烟火 半村丹青”的文化艺术区和美食餐饮区。“我们做的粽子、种的红薯、花生……村里的土特产专业合作社都能帮忙卖出去,带动大家一起致富,真是太好了!”村民徐春丹说。作为楠溪书院名誉院长和上日川村“艺术点亮乡村”的“总策划”之一,张如元每个月都会来村里转转,看看工程项目的建设进展,和村民聊聊家乡变化和内心期望。

 

  “上日川的山上如果能加种些红枫、樱花、梅花,乡民的屋前屋后种点李、桃等果树,来年春天长新芽,过两年一定成为好风景!”“现在村庄已经很美了,但还是要精益求精,环境整治还要加强。”“以后工作室要多组织写生活动。”在这方小天地忙碌着的每一位乡贤和艺术家,都在尽己所能,希望为“半村烟火”多亮一盏灯,为“半村丹青”多上一抹色,为乡村带来更多发展的可能性,带领村民走向精神文明共同富裕的美好生活。

 

记者 周渊蓓 沙一穗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工作室兼书画展厅

 

张如元在工作室成立典礼上发言

 

​张如元和瓯澜社部分成员

 

 

上一篇:瓯视频|瓯社吟游箬溪艺术村
下一篇:没有了

评论

Comment

  • 楠溪书院公众号
  • 红螺书院公众号
  • 箬溪精舍公众号
分享: 联系电话:13732055813 浙ICP备66661111号 | 楠溪书院 Copyright © Powered by Y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