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溪书院

关注官方微信

写生基地
English
当前位置 : 首页>中文>写生基地>
脚踏实地 胸怀全局 记箬溪国际艺术村动员大会
作者:xiaoyu   添加时间:2022-01-28 18:39   浏览:193次

 

 

        箬溪村的行政名称叫"上日川",浙南永嘉的一个普通小山村。

 

        2022年1月25日下午在村文化礼堂发生了一次非同小可的又值得思考的事情。县政协主席率镇书记一行人亲临基层为全村村民做“箬溪国际艺术村创建"动员大会。台下有年迈的老爷爷老奶奶,还有染着彩发的时尚女孩,也有叼着纸烟侧耳倾听的青壮年男人,还有欢乐的孩子……,这恐怕是永嘉史无前例的一个事情。

 

        费孝通先生是中国乡建的专家,曾多次来到温州。他说:“脚踏实地,胸怀全局,志在富民,浩首不移。”箬溪村正在践行着费先生的期望,切入点却是艺术。

 

 

 

       箬溪艺术村的建设首先来自“箬溪精舍”。箬溪精舍是将农民房做成艺术交流平台的案例,2016年底落成后,箬溪精舍从三个方面尝试乡村振兴:一是改造硬件,把祠堂改成中国书法馆、把废弃小学改成美术展览馆、将菜地改成艺术家菜园、将农民房改成酒吧、装艺术路灯、修村道、做艺术绿化带等;二是艺术人才的引入和活动的举办,举办了公益国学讲堂、艺术夏令营、艺术展览、国际会议等;三是带动村民经济发展,用不同方式,或租赁或合作接待,将农村闲置的房屋利用起来,做成艺术家和艺术学生的接待之所,为村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改造了美术馆、中国书法馆、酒吧、艺术图书馆、会议室、10栋住宿楼、餐饮楼等,已于2017年底竣工,开始投入使用。

 

        箬溪村曾举办重要的艺术活动,“永嘉论道”、“当巴黎遇上温州”、“当伦敦遇上温州”等国际活动,门口牛羊经过,舍内举办国际论坛,有着强烈的反差,也有着诗意的表述。

 

 

 

        这次艺术村动员大会由鹤盛镇党委书记胡培春主持,箬溪村乡贤周建朋、周洲田、胡巧娅分别作了发言,阐述了箬溪村发展的缘起和眼下天时地利人和的局面,以及如何进行下一步的建设。村长周礼真代表村两委作了表态,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把艺术村各项工作做好。永嘉县政协王晓雄主席作了上日川前景的描绘,他说数年后他眼中的箬溪艺术村将是一个“艺术学生云集,数十位艺术家驻村,遍是画廊的艺术品交易中心。人们安居乐业,环境一尘不染,是一片宜居而带有文化气息,实现共同富裕的土地”。王晓雄主席还做了很具体的改造方法,他认为第一步就是要在最短时间内做到把屋内屋外打扫干净,让全村靓丽起来。第二步是乡贤对图书馆、美术馆、书法馆、文创馆、树法馆、画廊、文化礼堂的艺术提升和改造。第三步是艺术家的入驻和村庄艺术产业的提升和落实。会议最后,胡培春书记做了总结,并提出了他的期望,期望村干部党员带头,全村村民参加,相信不久的将来能迎来一个不一般的上日川。

 

 

 

        晏阳初先生认为中国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愚贫弱私”四大病,提出以“学校式、社会式、家庭式”三大方式结合并举,“以文艺教育攻愚,以生计教育治穷,以卫生教育扶弱,以公民教育克私”四大教育连环并进的农村改造方案。漱溟先生提出“乡村建设”大意,认为乡村建设的核心在农民自觉和乡村组织;费孝通先生提出“乡土中国”理论,探讨中国的乡村经济问题;吴良镛先生提出民居的建筑理论……。  

 

        梁漱溟、费孝通先生所面对的中国乡村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温饱问题。     

 

        直到改革开放近40年的今天,中国的广大乡村和生活在乡村的人民才从温饱转到小康,农民所面对的矛盾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富裕了,不再为温饱生计而担忧了,于是如何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活品质成了新的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艺术植入乡村,解决美好生活需求的问题,是一种值得探索的乡村改造路径,上日川正在践行着这样的思考。

 

         澳门科技大学刘琪博士去年曾到上日川调研,她计划写博士论文来讨论中国的乡建和美育,也为上日川写下了她的访谈文字,供诸位观察和了解这里的艺术乡村进程。

 

 

 

 

 

温州上日川村艺术乡建的一些思考

     

刘琪博士

 

        “乡村的价值不仅表现在乡村的生产功能、生活功能与生态功能,也表现在乡村的文化功能和社会功能。”伴随中国城镇化的发展,中国的乡村不仅不会消失,不能消失,且会变得越来越美丽,越来越重要。当前艺术乡建如火如荼,艺术家、北大博士后周建朋发起的温州永嘉县以两个书院为载体的乡村文化建设值得关注。原因有三:

 

         一、“乡村国际化”是中国乡村发展的一个有益尝试。周建朋“艺术+乡村”的温州模式是一种摸索探路。毕竟每个乡村的原有村庄形态及基础都不相同,而温州的侨乡文化则为这种摸索探路提供良好基础。面对我国当前重要的转型期,如何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乡村这片承载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当前被推到了艺术实践的第一现场,各种方式层出不穷。建朋这种摸索探路的评判成功与否不在于能够制定一个当下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但是在温州这种摸索与探路具有先行意义与探讨空间。

 

 

 

         二、艺术乡建以终为始的思维方式是发现乡村文化价值、传承与传播乡村文化。周建朋作为新乡贤返乡,他清楚温州永嘉尤其是生养他的上日川村的乡村文化存在何处,从而挖掘上日川村文化价值。他希望以箬溪书院为载体,以艺术的方式将上日川村打造成为“箬溪现象”,通过“箬溪现象”的传播为温州乡村乃至全国乡村的发展树立“温州样板”。建朋的愿景充满情怀也富有雄心,但在我看来,“箬溪现象”的打造关键之处在于不能脱离温州永嘉的一方水土,更离不开这方水土下养育出来的“周建朋”。乡村文化振兴工作进程中如何挖掘每个乡村的更多“周建朋”,通过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共同发动乡村组织力量,激发农民自觉更加值得关注与思考。

 

         三、重视书院的乡村美育功能,形成思想场和实践地。以上日川村为场域打造艺术生态园,以书院为载体尝试借助艺术的方式打通联觉反应,从视觉上将当地的传统历史文化用蒙太奇手法解构,从听觉上挖掘楠溪江地域中的永嘉文化,方式包括舞蹈、戏剧、曲艺、绘画等,这些都是周建朋发起的两个书院在传统文化与现代美育结合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对此,不容忽视的是,既然以书院为载体,那么设立书院的初心与其基础功能始终不能忽视,即地方教育组织。古代作为“藏书、供祭、讲学”之三大事业,当前作为美育教育、书画交流之场地,那么在这片场地下,作为一位有专业有情怀的艺术家如何带动、辐射、充分发挥其美育功能,区别于一般活动场地、民宿或打卡点等则十分重要。落在具体的过程中关注乡村艺术的本土性、乡村当地非遗的挖掘保护和整理、艺术资源与文化形态有机结合的综合运用等。

 

 

 

 

相关访谈

     

邹雪兰(中年妇女,在上日川村自家开办民宿务工)

 

        我们村里出了个大画家,那是个能人,人家有出息了还回到村里给我们做了不少好事,一开始我们很多人也不明白他要搞什么名堂,那些艺术什么的也不能当饭吃,后来他搞出了几次很大动静的活动,大领导也都来,外面人也都来,村子里不仅变干净,还变热闹了,来的人多起来我们村子就都兴起家家做民宿,反正对我们来说也没什么成本,没人住我们就收拾干干净净,有人住就有的钱赚,结果真是赚钱,我眼看着村子在变化,变化很大。

 

周福区(上日川村一位身残志坚的中年船工)

 

        我原来跑到北京西红门卖服装,后来干不下去就回来了。回来后我就干点散工,其实我这身体情况也干不了啥,后来就到这里(“天涯海角”景区)给人开船,我们发现村子里来的人越来越多了,旺季的时候我一个月能赚到4000-5000块,淡季也能赚3000块,我之前想都没敢想过。我没见过那个画家,但我很感谢他,他让我这样的人都有收入了,现在不为生活发愁了。

 

 

 

周送(上日川村80后年轻村长)

 

        其实刚开始村民大多数都不太支持,甚至有跳出来极力反对的,反对的理由就是做这些事情对他一点好处都没有。真正让他们发生态度转变的就是三个地方,一是赚到了钱,二是上日川变美了,三是他们开眼长见识了。我最深有感触的是,这些接二连三的艺术活动之后我们上日川村出了名,村民们出去都讲这些事,不止永嘉县,温州还有周边其他市他们都慕名而来,我这个做村长的确实也感到很骄傲。还有,我们的行为习惯也不知不觉发生变化,村民包括我自己都有体会,农村不比城市,我们以往都习惯了比如开车时候随手就把垃圾丢出窗外了,现在不了,有时候你刚打开车窗本能想丢的那一刻你突然手就很自觉收回来了,我不得不承认其实这就是改变。

 

周洲田(上日川村人,温州某建设公司董事长)

 

        和建朋打交道对我受益蛮大的,人赚了钱解决了肚子温饱之后其实就很想提升自己的文化,我就各处收一些古玩,附庸风雅嘛,自己不懂基本都是别人告诉我什么好、什么值钱我就收什么,因为像我们平时生活里也接触不到这些。接触了建朋后他对我影响很大,我的审美也随之发生很大转变。我就在想周建朋一个知识分子、艺术家有着这样反哺家乡的情怀,他在做这么有意义的事情,我作为永嘉人有什么理由不支持家乡的发展,不支持他这样的情怀呢,我就义无反顾地支持他。投资支持出钱这些自不必讲了,只说法国人来那次活动一下子一二十个老外全都住在了我家里,这对我来讲其实都是要面对很多困难的。而且我还要一边出钱一边应对村民刚开始的各种阻力,在我和建朋的共同努力下都克服了,现在看到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感觉很有成就感。

 

 

 

周钦尧(周建朋引入上日川村的第一位外来艺术家,已年过七旬)

 

        我是一个只会画画、只关心怎么画好画的人,不管别人说我画的好还是不好,我就是老老实实画自己的画。当周建朋找到我,说希望把我的艺术进驻到上日川村时,起初我是不愿意的。因为到了这把年纪已经不愿意折腾了,我在福州呆的很好,生活需求简单,每天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画画。卖不卖出去对我已经不重要了,当然能卖出去更好,画画对我来说是一种精神寄托。我夫人是永嘉人,她对这里的感情不言而喻。这件事情我慎重考虑后最终决定过来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被周建朋的情怀所打动,二是看好建朋的艺术乡村愿景。如果能因为我和我的艺术帮助这个有野心的年轻人在中国乡村折腾点动静出来,还能造福上日川村一方百姓,那我就去!

 

 

 

评论

Comment

  • 楠溪书院公众号
  • 红螺书院公众号
  • 箬溪精舍公众号
分享: 联系电话:13732055813 浙ICP备66661111号 | 楠溪书院 Copyright © Powered by Y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