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米兰遇上温州
中意艺术交流名家系列(六)
丁宁
DING NING
前 言
Introduzione
艺术是人类共通的语言,“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而立言”。艺术的跨文化交流对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民心相连相通,为国与国发展注入新活力有着特殊价值与历史意义。
L'arte è il linguaggio comune degli esseri umani. "Rispecchia il mondo con l'anima e Parla di montagne e fiumi". Lo scambio interculturale dell'arte ha un valore e un significato storico speciali per promuovere gli scambi e l'apprendimento reciproco tra le civiltà, rafforzare i legami tra le persone ed iniettare nuova vitalità nello sviluppo dei paesi.
看懂美术-艺术与生活名家通识书系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3-11-01
“当米兰遇上温州——中意艺术家温州写生与展览”是“遇上”系列的第五场活动,由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温州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温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永嘉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活动还得到了意大利布雷拉美术学院(Accademia di Belle Arti di Brera)的大力支持。活动邀请到了17名中意双方艺术家来温共同参与为期10天的艺术展览、实地写生、学术交流和讲座等系列活动,通过人员往来和专业层面的交流探讨,促进东亚文化之都温州与欧洲文化之都的艺术交流,为中意两国文化艺术机构、院校、艺术家及业界人士提供更多相互启迪与深入合作的机会。
"Quando Milano Incontra Wenzhou: Laboratorio e Mostra degli Artisti Cinesi e Italiani a Wenzhou" è il quinto appuntamento della serie "Encounter", coorganizzato dall'Ufficio per la cultura, la radio, la televisione e il turismo della Città di Wenzhou, l'Ufficio per gli affari esteri del Comune di Wenzhou, Ufficio stampa del Governo popolare municipale di Wenzhou, Governo popolare del borgo di Yongjia, ed è ha ricevuto anche un forte sostegno dall'Accademia di Belle Arti di Brera, Italia. L'evento ha invitato 17 artisti cinesi e italiani a Wenzhou per partecipare ad una serie di attività entro 10 giorni da mostre d'arte, schizzi sul campo, scambi accademici a seminari, offrendo maggiori opportunità di ispirazione reciproca e cooperazione approfondita.
参展艺术家
丁宁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协策展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国际双年展策划委员,教育部美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特聘教授等。1988年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曾任中国美院美术史论系教授、系主任。1993-1994年在英国埃塞克斯大学美术史论系从事博士后研究,1998年为哈佛大学美术系高级访问学者。曾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五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奖(研究类)一等奖、希腊奥纳西斯基金会最高研究基金、德国ZKM研究基金、美国盖蒂研究院研究基金、哈佛大学意大利文艺复兴研究中心研究资助、美国泰拉基金会(欧洲)客座讲授项目、首届“中国美术奖•理论评论奖”、北京大学最受学生欢迎的“十佳教师”称号,北京市教学名师,以及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等。曾在英国、美国、韩国、印度、爱尔兰、希腊、越南、马来西亚、加拿大、挪威、德国、日本、法国、克罗地亚、俄罗斯等国讲学。
主要个人著作有:《接受之维》《美术心理学》《绵延之维——走向艺术史哲学》(哈佛燕京学术丛书)《艺术的深度》《西方美术史十五讲》《图像缤纷――视觉艺术的文化维度》《感动心灵的西方美术》《看懂美术》《西方美术史》《视远惟明——感悟最美的艺术》和《图像无言——阐释艺术的意蕴》等。
主要个人译著有:《传统与欲望——从大卫到德拉克罗瓦》《毕沙罗传——光荣的深处》《注视被忽视的事物——静物画四论》《媒体文化》《博物馆怀疑论》《视觉品味――如何用你的眼睛》《解码西方名画》《一个感动美国的故事:达•芬奇的<蒙娜•丽萨>与肯尼迪夫人》和《中国园林》等。
西方美术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08-01
与艺术结缘——丁宁教授聊专业
一幅世界名画,可以打开各种各样的视野
“我自己曾经也有过中学生的生涯。我在中学的时候,喜欢音乐、话剧,和艺术有很多的交往。1977年,上大学的时候,我也喜欢诗歌,喜欢弦乐。”丁宁从自己的学生时代谈起,提及自己在求学过程中与艺术的诸多缘分。
在做博士后研究期间及工作以后,丁宁经常前往大英博物馆,也经常会带学生参观其中收藏的展品。在大英博物馆的圆厅里,地面上镌刻着出自英国桂冠诗人丁尼生诗作《两种声音》中的两行诗,凸显了博物馆的意义,“可以让你领先于你的同行者,你的时代,且让你驻足在数千年以来未曾梦想过的知识当中。”丁宁说,这两句诗指出了博物馆是一个博大的世界,这个世界可以让我们获得很多启迪,会培养我们的想象力,“这样一来,你就有可能领先于你同时代的人。”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丁宁做客
“你好!大学——北大名师聊专业”直播活动。
1998年,丁宁赴哈佛大学进修,有机会参观古根海姆博物馆,其间《中华五千年文明艺术展》正在那里展出,这个展览让丁宁认识到文物给予我们的一种启迪,“它是没有言说的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无比强大。”
在丹·布朗创作的《达·芬奇密码》中,提到了一件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杰作《岩间圣母》。丁宁介绍,《岩间圣母》其实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大家看到的所谓的宗教题材,在这里已经变成了一种对人间母爱的非常正面的渲染;另一个层面,《岩间圣母》的岩石有一种象征意味,一种隐喻——母爱是永恒不变的。
西方美术史十五讲 (第二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05-16
在这里,丁宁表示,《岩间圣母》这幅画可以更加深入。意大利一位女地质学家在看了卢浮宫这幅名作之后非常感慨,她用自己专业的眼光发现,达·芬奇在这幅画里所有的岩石,无论是形状、肌理、大小,细节几乎无懈可击。这位女地质学家认为,一定是达·芬奇对自然本身的好奇和持久的研究,才会把石头画得如此美。而这也是许多中国人看到这幅画略感亲切的原因——“因为风景部分多多少少有点像中国北宋山水画里的奇山异水。”丁宁据此猜测,“真的让人很好奇,达·芬奇是不是看过中国北宋山水——当然我们现在还没有证据。”
那么,《岩间圣母》这幅画还可以再次深入吗?丁宁提到,曾经有一位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的本科生在《西方美术史》课上提问,是否可以从生物学专业的角度来写这幅作品的研究报告,是否可以将其中的植物一一辨认出来,探究为什么这幅画里出现了这么多的花草植物?
丁宁说,目前前两个工作这位学生已经做完了。但这位学生同时发现了一个问题,英国国家美术馆也收藏有一幅《岩间圣母》,对比卢浮宫内所藏的达·芬奇原作中岩石的无懈可击,这位学生认为藏于英国国家美术馆的这幅画作,岩石有些松塌,看上去不太专业;而且,通过生物科学专业的眼光,他发现卢浮宫所藏的画作花草的品类非常多,而且都是同一个季节的,但在英国国家美术馆所藏的画作中出现了破绽——其中的植物数量变少了,且有错季。因此,这位学生提出了一个在丁宁看来非常有意思的推论:他怀疑这幅画作中的石头不是达·芬奇所画,这些花花草草也很可能是跟着达·芬奇学习的学生所画。
美术鉴赏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20-08-01
这件事让丁宁意识到,一幅世界名画,可以打开各种各样的视野,让我们获得真正意义上美的熏陶——这是逐层探究所获得的发现,这样的态度也让我们能够充分认识到艺术大师的伟大,他的画里面蕴藏着让我们有很多发现的机会,“看这样的作品,有时候会让我们得到特别多的启发。”
丁宁借用英国批评家约翰·罗斯金的一段话,“一个伟大的民族是以这样三种方式撰写其自传的:功绩卷、语词卷和艺术卷……”丁宁说,功绩卷是历史上创造很多丰功伟绩的人留下的东西,语词卷是文学、小说、诗歌,尤其是史诗——一个民族发展的历史,但最后一卷(艺术卷)才是相当可信的。为什么是这样?是因为艺术本身会给我们太多启迪。
爱上艺术也许是一种终生浪漫的开始
就在本月,由挪威国家美术馆、建筑博物馆、装饰艺术与设计博物馆和当代艺术博物馆所组成的挪威新国家博物馆(The new National Museum)在奥斯陆开放。丁宁曾经在2007年前往过挪威国家美术馆,这里的画作让他感到震惊,“我没有想到在挪威这么小的国家,有这么气势磅礴的(风景画)。”因为馆内不允许摄影,也没有图录出售,这让丁宁感到有些失望,但他后来陆续查找了一些资料,找到了一些特别具有斯堪的纳维亚北方风情的风景。这种风景出现在十九世纪前后,丁宁说,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这种风景不仅仅是所见所录,而是再现一种特有的地貌、特有的风景,挪威通过风景,可以确认自己作为一个民族的个性或者民族的认同性,“所以,再看这样画的时候,会发现这不(仅)是风景而已,每种风景后面还有一种独特的心情,尤其你会看到的一些特别状况,特别奇特的风景。”
美术心理学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20-01-01
这让丁宁想起了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在真正进入到挪威森林以后,丁宁发现,他所看到的景象和画面景象可以一一对应,才深刻领略这不是想象,不是虚构,这是山水壮美本身所具有的力量,“在艺术当中非常真实的感受。”丁宁说,看到这些风景会让我们感受到独特的地形、地理环境、气候下所呈现的奇妙光影,这个光影恰恰是一个民族要证明它独特性非常重要的手段,“看这种风景也会让我们有更多的联想,风景不仅仅是单纯的景色而已。”
这里丁宁以中国山水画为例,提到这与中国山水画常常会有一种文人的志趣、抱负与寄托一样,“画面展开的时候,其实是一种民族性格的展开,是一个历史的展开,里面有极其丰富的内容。当然还有一点,能看到一个最内在的心灵世界。”在挪威国家美术馆的藏品之中,挪威画家蒙克是具有世界声誉的,他的代表作叫《尖叫》有时候被翻译成“呐喊”。在丁宁看来,“呐喊”其实翻译得不算确切,应该是“尖叫”。他说,“‘尖叫’是什么?一个极度敏感的现代人,受到一种压力、一种恐惑——这样一种焦虑状态的时候,他会产生一种精神状态,就变成了这样的画面。看过这个画面的人,不会忘记有一个人有这样一种状态,而这个状态的表现力极其具有视觉冲击力。”
德国文豪歌德曾说过一句话:“只有知道的东西我们才能看到。”丁宁认为,这句话也可以延伸理解为当你不理解的时候,你可能会“视而不见”。丁宁以宋代张择端的长卷《清明上河图》为例,《清明上河图》里画了无数的人,市井的繁华,人生百态,里面有当铺、酒店、茶馆,有大车店等等,甚至还有乞丐。一次,丁宁偶然旁听了一个历史研讨会上一位日本女学者的发言,这位女学者提出了一个质疑:“这么多人里面为什么没有女性?”仔细观看《清明上河图》,会发现其中有五六位女性,但“太不成比例了,太不协调了”。据此,女学者提出一个疑问:难道在北宋的都城开封,女性是不可以上街的吗?图中出现的女性又是谁?观看《清明上河图》可以发现,女性抱着孩子,很可能是仆从。这说明了怎样的社会现实呢?在丁宁看来,这是一个独特的角度,这位女学者从历史的角度,从女性的角度,发现了我们对一幅熟悉杰作中非常不应该忽略的细节。
对于艺术来说最为重要的“灵感”又是什么呢?丁宁说,迄今为止,心理学、脑科学还没有完全解开人的大脑产生灵感的机制是什么。但希腊人在很早的时候就有 “灵感”的概念,“这个词的词根很好玩,说的是你呼吸到了从地底下冒出来的气体。”所以,我们经常在古代绘画里看到这样一个画面——一位女祭司坐在大地的缝隙上,大地裂缝里好像有缕缕青烟般的气体溢出,“可是科学家告诉我们,这不是毒蛇腐烂的气息,这是乙烯。”这让丁宁意识到,学化学的人,学地质学的人,可以从这样特别的角度去读知一个文明当中核心的概念,去了解曾经有关于阿波罗神殿的各种神奇的传说。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学艺术呢?丁宁说,他常常会听到这样一种说法:爱上艺术也许是一种终生浪漫的开始——因为艺术可以带给我们很多浪漫的、想象的、审美的愉悦,给我们一种百科全书式的启迪。
摘抄于《新京报》2022-06-25
西方美术史
Comment